Monthly Archives: September 2008

写在恒生指数跳水前

夜里被冷醒了。南方的秋天总是带着面具降临。白天曝晒,入晚闷热,却夜凉如水。 昨晚的亚视新闻在半个小时的节目中只播出了四个主题的新闻,没有一个好消息。三聚氰胺奶粉的受害儿童增至1253名,席卷台湾的森拉客引发的洪水冲垮七层楼高的饭店和行将整修的两座大桥,迎月夜在大浪湾因争执赏月地点而行凶杀人的嫌疑人到现场进行案情重组。但这些都无法掩盖另一个新闻的幽暗荧光:具有158年历史的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破产。 当然,分析家总能从灾难新闻中找住正面的希望。例如,奶粉事件暴露出食品安全监管制度的漏洞,次按风暴显示出风险控制对于稳固的金融乃至经济体制的极端重要性,等等。然而,前者只是以SARS的方式再次吸引大家注意一个存在已久的问题,而后者,只是给平常人不需要咨询投资专家都能知道的“利令智昏”提供多一个脚注——上一个脚注来自在1998年的亚洲新兴市场,这一次则来自环球食利金字塔的最顶层。不知是出于有意还是无意,质检总局局长用生疏的正常语速称,前面有“我们改善的空间”。 这样的和谐语调无疑安抚作用有限。广大家长、居民、散户关心的不是空间,是时间。 在2007年满大街的广告都写着基金年增长率超过百分之一百多少时(香港也与祖国大陆看齐),我在新华书城看到了一本《2006-2010年——下一個大泡沫》,挤在《新基民必读》和《于丹讲论语》之类的畅销书中。我突然升起一股好感,感到还是有不少试图自我冷静的读者。但捧起书时,我与他们一样,目光被副标题所吸引——“如何在历史上最大的牛市中获利”。就是这种不耐心,我与这本书失之交臂。而今泥足深陷,我才看出自己的贪婪和幼稚来。不过,我并不是说,看了它就能运筹帷幄。作者对人口增长、消费模式与经济循环见解独到,却也没有注意到,2001年起,次级按揭便开始风靡全美,欲当房奴而不得的购房一族趋之若鹜,不愿坐失良机的机构投资者大肆追捧。于是,人们比作者预计的早了两年听到清脆的破裂声。他们本可更早一年,留意到小泡沫汇成大泡沫的响声的,但追求“更高、更快、更强”的人们,当然更乐于品尝人民币升值带来的香港购物快感,等候鸟巢上空炫丽的焰火,和拥抱共襄盛世体育、重振千年雄风的梦想。 梦想是否同一不得而知,寰球同此凉热却是真实写照。挺过了1929-33大萧条的百年老店轰然倒下,看着在它身后排着队,全无昔日君临天下气势的美林证券、美国国际集团(没错,就是卖保险的AIG),三大洲的股市随即“插水”。因月饼过多而需要额外多一天消化的国人,避过了第一轮的泄洪。不过,政府终于阶段性梦醒了。中国人民银行不顾政策空间有限,抓紧时间作出了反应。它近九年来第一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纵然无法兼顾经济依然过热的形势,释放资金承托金融市场、舒缓企业债务危机已刻不容缓。曾经经历一天之内恒指上下1600点的香港,坊间已经做好今日蒸发4%市值、下降800点的心理准备。中港两地,不知道有多少被套牢的散户,会欲哭无泪;而眼泪,要留给未来的掷下那一棵稻草。我只希望,不是一捆。 有云,察见渊鱼者不祥。是否因为这个,很多观察家即使到今天,都对次按风暴的缘起和可能结局语焉不详。从字里行间嗅到的只是恐慌的味道。很难不怀疑,这又将是一次媒体的始乱终弃——它们因为在大面积的信息冰封里突然发现了裂缝,为信息井喷而亢奋;当要追寻冰层下的暗流时,却无以为继。就像我们经历过的SARS,禽流感,雪灾,地震,还有阜阳奶粉事件……指责归指责,我无意对观察家、当局、媒体求全责备。我,我们是一体的。正如昨晚亚视的四段新闻是一体的——让它们胶着在一起的,是个体的贪婪、塞责和集体无意识的逃避。上帝用洪水冲洗人类的罪恶;清醒的当代人不再相信这个神话了。我们用看不见的手来减少我们的欲望,很简单:触发大萧条,营造自然灾害,没钱,过紧日子。 我不禁又想起非典时充盈各大报章杂志的人生感悟,像我善待环境、环境善待我,像平平淡淡才是真,像为爱人、亲人、朋友付出、相伴、相守才是生活的价值。从那里面看起来,金钱好像不是最重要的。将要到来的金融风暴,会不会给我们一个重温的契机呢? [More...]